目录
  • 1、升序降序
  • 2、sort()和sorted()的区别
  • 3、切片排序
  • 4、指定排序规则
    • 4.1、按字符串长度排序
    • 4.2、按第二个字符排序
    • 4.3、查找第n大的元素
  • 5、其他类型排序

    sort() 可以对列表进行「排序」

    语法

    list.sort( key, reverse )

    参数

    • key :(可选)指定排序规则
    • reverse :(可选)升序降序

    返回值

    • 返回None,同时将原列表排序。也就是没有返回值

    案例:将列表中的元素排序

    list1 = [1, 3, 2, 5]
    list1.sort()
    print(list1)

    输出:

    [1, 2, 3, 5]

    1、升序降序

    reverse 参数控制排序的「升序」和「降序」,True表示降序、False表示升序;默认升序reverse=False

    list1 = [1, 3, 2, 5]
    list1.sort(reverse=True)
    print(list1)
    list1.sort(reverse=False)
    print(list1)
    list1.sort()
    print(list1)

    输出:

    [5, 3, 2, 1]
    [1, 2, 3, 5]
    [1, 2, 3, 5]

    2、sort()和sorted()的区别

    接收 sort() 的返回值,可以发现是None

    list1 = [1, 3, 2, 5]
    list2 = list1.sort()
    print(list2)

    输出:

    None

    打印一下排序前、后的「内存地址」,可以发现地址没有改变

    list1 = [1, 3, 2, 5]
    print(id(list1))
    list1.sort()
    print(id(list1))

    输出:

    2361470487744

    2361470487744

    sort() 的设计思想就是「修改」原列表,而不是返回新的列表;它不会创建新的列表,从而节省「效率」;当然,这也意味着原列表被修改了,使用时要留意这一点;sorted() 是 sort() 的扩展函数,可以对列表的元素排序,同时不会修改原列表。

    list1 = [1, 3, 2, 5]
    list2 = sorted(list1)
    print(list1)
    print(list2)

    输出:

    [1, 3, 2, 5]
    [1, 2, 3, 5]

    从结果可以看到, sorted() 创建了新的列表,用来保存排序后的列表。

    3、切片排序

    将原列表「切片」复制给新列表,再对新列表排序,同样可以实现排序且不改变原列表。

    list1 = [1, 3, 2, 5]
    list2 = list1[:]
    list2.sort()
    print(list1)
    print(list2)

    输出:

    [1, 3, 2, 5]
    [1, 2, 3, 5]

    直接「赋值」的方式是不行的,因为赋值的话,两个列表会指向同一个内存地址,原列表会同步变化。

    list1 = [1, 3, 2, 5]
    list2 = list1
    list2.sort()
    print(list1)
    print(list2)

    输出:

    [1, 2, 3, 5]
    [1, 2, 3, 5]

    4、指定排序规则

    key 参数可以指定排序「规则」

    4.1、按字符串长度排序

    对于元素全是字符串的「列表」,可以按照字符串的「长度」来排序

    list1 = ['aaaaa', 'aa', 'aaaa', 'a']
    list1.sort(key=len)
    print(list1)

    输出:

    ['a', 'aa', 'aaaa', 'aaaaa']

    本质上是利用字符串的 len() 函数计算长度,再排序,如果遇到 int 这列没有 len() 函数的元素,就会报错 TypeError: object of type ‘int’ has no len()。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2、按第二个字符排序

    对于元素全是字符串的列表,可以按照元素的第几个「字符」排序。

    list1 = ['cb', 'fa', 'zd', 'ec']
    list1.sort(key=lambda x: x[1])
    print(list1)

    输出:

    ['fa', 'cb', 'ec', 'zd']

    需要注意的是,所有元素的字符长度都要够数,比如元素只有1个字符,却按照第2个字符排序,函数找不到第2个字符,肯定会报错 IndexError: string index out of range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3、查找第n大的元素

    先降序,再按照「索引」取值,就能获取列表中第一大的值或第二大的值等。

    list1 = [4, 3, 9, 6, 1]
    list1.sort(reverse=True)
    print('最大的元素:', list1[0])
    print('第二大的元素:', list1[1])

    输出:

    最大的元素: 9
    第二大的元素: 6

    5、其他类型排序

    sort() 只能对列表排序,而 sorted() 能对可迭代对象排序;所以,字符串、元组、字典等类型想排序,可以用 sorted()

    str1 = "312"
    print(sorted(str1))
    tuple1 = (5, 1, 3)
    print(sorted(tuple1))
    dict1 = {"key1": 1, "key2": 2}
    print(sorted(dict1))

    输出:

    ['1', '2', '3']
    [1, 3, 5]
    ['key1', 'key2']

    从输出结果可以发现,字符串、元组、字典类型排序后,返回的是列表类型;并且字典只对键排序,不对值排序。

    到此这篇关于Python 列表 sort()函数使用详解的文章就介绍到这了,更多相关Python 列表 sort()函数使用内容请搜索本网站以前的文章或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本网站!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详解Python NumPy如何使用argsort方法进行排序
    • python3中sort和sorted使用与区别
    • Python高级排序sort()函数使用技巧实例探索
    • Python中sorted()函数的强大排序技术实例探索
    • Python中的sorted函数应用及文件操作详解
    • Python中的sorted函数使用解析
    • Python sort 自定义函数排序问题
    • Python排序方法中sort和sorted的区别详解
    • Python中sort函数正则表达式的使用